
專業人員

腸失禁也稱為大便失禁或肛門外漏,成因包含社會和心理學上的影響。其發生的經過及原因、因應方法及其預防方式,將在下面詳細說明。
排便失禁的成因通常為用藥的副作用,如:腹瀉、便祕、心理因素及調控括約肌的功能失衡,有可能與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和癡呆有關。認知功能失調也是無法順利如廁的原因。
早期診斷有助於及時介入。腸道功能缺失是極為隱私、且對很多人來說難以啟齒的問題。腸失禁個案面臨的社會和衛生問題是很重要的事。因為外漏和異味問題引發煩惱和尷尬常讓他們與社會群體疏遠。
失禁問題可能使他們對自己感到難為情、挫折甚至憤怒,畢竟,失禁問題讓他們無法自主控制,由於如廁的訓練自年幼時期便已經能自主,可以理解他們這樣的感受及情緒完全是正常的。
良好的照護能讓照顧者對於時間有較佳的掌控、避免外漏問題、非預期的盥洗、減少衣物的清洗和皮膚問題。
以下將說明其預防方法,包含飲食改變、飲用足量水分。適度的運動以及養成如廁和飲食的良好習慣是一些例子。
住民是否攝取足夠的水分?水分充足的尿液會呈現淡黃色,尿量少和色澤暗沉即可能是水分攝取不足。
腸道管理方案是一項個人化的護理,以掌握、治療跟預防腸道的問題。您需要獲取資訊並進行評估,以適時察覺腸道問題的風險。進行評估時需考慮以下事項:
良好的肌膚照護對腸失禁的個案來說是必要的,以避免其感到苦惱、不舒適與社交隔離。
腸失禁所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包含皮膚表面發炎造成的泛紅問題、搔癢、腫脹、起疹、乾燥、脫皮和搔癢,都可能導致非預期的感染。
專為長者脆弱肌膚設計的衛生清潔流程,可以有助於避免肌膚發炎和感染。請確保避免肌膚長時間接觸糞便,若發生失禁情況應立即進行清潔。請參照下列事項有助於避免失禁相關的皮膚炎,也應包含選用溫和的清潔用品。[1]
有腸失禁的住民應該要提供失禁照護用品以使其獲得足夠的安全感。請避免他們的肌膚與糞便接觸過久。選擇失禁產品應針對住民的需求、活動量和使用時間。若住民失禁頻率較高須經常更換失禁用品,因更換次數頻繁,常見的狀況是因此使用吸收力較低的失禁用品。
若住民的狀況伴隨有腹瀉的狀況則需要覆蓋更大肌膚區且高吸收力的失禁用品以避免外漏的發生。
[1]預防及失禁性皮膚炎的處置。照護標準,27(44),41-46